【荆楚网】以“师”之名 “生”动荆楚丨兴教必先重师 湖北师范大学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

发布者:磁湖新闻发布时间:2023-11-18浏览次数:10


【编者按】

半世纪薪火相传育桃李,新征程立德树人谱新篇。2023年,湖北师范大学迎来五十周年华诞。50年来,全校师生坚定信心、锐意进取、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用50年的荣耀成果和办学成就,为我国师范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教育力量。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联合湖北师范大学策划推出“以‘师’之名 ‘生’动荆楚——湖北师范大学50周年校庆”主题宣传报道,用生动笔触、多彩镜头讲好湖北师范大学师生、校友筑梦故事,谱写建设特色鲜明、国内一流、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崭新篇章。
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记者林杉 许文秀 通讯员胡艳军) 教师是立教之本,兴教之源。乘着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的“春风”,湖北师范大学以“双一流”建设为契机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“多渠道”发展人才自主培养能力,从专业优化调整入手,激发教师队伍活力,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促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,让“一流本科”焕发勃勃生机。

2019年至今,湖北师范大学获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数逐年增加,成绩喜人。

激发办学活力 促进专业建设创一流

服务国家发展、突出优势特色、强化协同联动,湖北师范大学大力加强本科专业建设,明确提出以本科教育为主体,实现本科教育跨越式发展。

通过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,学校加快构建自主性、灵活性与规范性、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,深入实施“六卓越一拔尖”计划2.0,全面落实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“双万计划”,以新工科、新文科建设为引领,带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。

教育部“双万计划”实施以来,学校70%的专业进入“一流”行列。其中,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,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;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,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,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8门,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;获批省部级以上本科课程合计70余门。

优化人才培养 推动课堂教学上台阶

提高人才培养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。校长雷儒金介绍,学校确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,制定专业质量标准,优化课程体系,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“一流大学需要一流师资。”校长雷儒金说,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中心地位,将课程思政融入每一门课程,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
湖北师范大学教务处每月组织一次课程思政沙龙,邀请国内名师来学校交流工作,分享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。让师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程思政的理念,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。湖北师范大学通过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工作,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并掌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技巧。同时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活动,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课程思政的魅力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真正做到课程思政“五进”,即课程思政理念进人才培养方案,课程思政育人目标、内容与方法进课程教学大纲,进教学内容,进课堂教学,进考核评价。

强化师范特色 落实持续改进向纵深

教师教育特色是湖北师范大学鲜明的底色。以师范专业认证指标体系为标准,学校下大力气加强师范专业建设,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。

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全面的跟踪与评价,把评价结果作为人才培养持续改进的重要参考,通过形成完善的闭环体系,确保师范生培养质量。

上到学校的顶层设计,下到院系及教师的齐心协力,落实学校、专业、教师三者职责,合理分工、明确责任。2019年以来,先后有化学、思想政治教育、物理学、小学教育、汉语言文学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英语、生命科学、体育、历史、地理等11个师范专业高质量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,通过师范类二级认证的专业数量在湖北省属高校中名列第一。

校长雷儒金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学校将坚持“以本为本”,推进“四个回归”,在教育教学方面实施模式创新,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能力,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教育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edu.cnhubei.com/xwxc/2023-11/17/c169604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