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湖北师范大学推选的就业工作案例作为全省30个案例之一,成功入选“2022年度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院(系)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”。当前的高校就业工作,“既要数量又要质量还要满意度”任务繁重、“慢就业不就业难就业”问题叠加。湖北师范大学对症下药,谋定而动、奋力拼搏,不断越障突围、开拓了就业工作新局面。
(一)瞄准任务奋力拼。该校围绕促进毕业生真实充分高质量就业,敢于自我加压、跳起来摘桃子,不折不扣地把就业任务转化为部门单位、广大师生的发展行动,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,确保落后指标迎头赶上、中游指标争先进位、优势指标继续领跑。全校上下敢于与最优者对标、与最强者比拼、与最好者赛跑,干就干成一流、干成极致,争就争第一、争唯一,对工作经验在全校、全省、全国领先的及时通报、表彰,表现特别优异的单位和个人,学校给予重奖。
(二)身先士卒带头拼。从校党委班子做起、当好表率,既当指挥员、又当战斗员,做到重要任务亲自部署、关键项目亲自把关、落实情况亲自督办。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,对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,该表态的明确表态、该拍板的大胆拍板,全面落实教育厅关于就业工作的“四个不得”,绝不允许层层推卸责任、上交矛盾,形成了一级做给一级看、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。
(三)万马奔腾合力拼。各责任单位主动作为、加压奋进、形成合力,不在家里比长短,主动在全国全省找位置、比贡献。校就业服务中心对标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,努力成为省内师范院校就业工作的排头兵。各培养单位奋进省属高校同类学院就业工作十强,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就业工作进步最快的单位。宣传、组织、教务、学工、后勤等主要责任部门,分兵把口、奋勇争先,在政策宣讲入脑入心、人才培养提质倍增、企业岗位招大引优、项目实施保驾护航等方面大干快上、多做贡献。其他相关部门也结合各自实际,推动“三全”就业育人协调发展。
(四)改革创新助力拼。工作的差距,更多来自于工作主体的理念、思路、作风上的差距。持续开展思想破冰。凡是有利于就业工作和毕业生求职就业的事,做到少踩刹车、多亮绿灯,大胆突破、先行先试。各单位积极从先进高校“抄作业”,就业指导教研室每月交流学习一次先进高校的创新做法。推进就业服务改革。就业服务就是为毕业生就业“赋能增效”,真心实意履行“指导员”“信息员”“宣讲员”“协调员”“监督员”等“五大员”职责,围绕职业发展全生命周期,强化学生职前教育、求职督导和职后跟踪。支持教师有效干预。引导教职工厚植职业意识、市场意识、发展意识,坚决破除唯升学、唯编制、唯都市、唯大厂观念,着力营造以生为本、个性发展、注重实践、服务基层的人文环境,让“自强不息、尚诚厚德”的校园精神代代传承。
(五)科学精准巧力拼。既强化有为服务、又激发学生动能。校就业服务中心规范智慧就业系统管理,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。教育引导毕业生习惯于找市场、不要一味找校长,防止求职信息由校就业平台一兜到底、大包大揽。既以我为主、又为我所用。在破解优质就业岗位、高端就业指导、办公服务设施等要素制约问题上,善于借势发力,通过深化与重点单位、人社系统、专业机构等社会资源合作,推动以贡献换支持、以供给换服务。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、就业课程开发、拓展活动开展、培训市场经营等,主动链接就业项目、岗位资源,实现学校、学生和第三方的多赢。既仰望星空、又脚踏实地。抓就业绝不搞一哄而上、盲目冒进,量力而行、尽力而为,不搞“一刀切”,但对“四不准”和“慢就业不就业难就业”等精准“切一刀”,不搞华而不实、只顾表面的面子工程、卫星工程,多做惠民惠生、务实管用、解决问题的基础工程、小微工程。
(六)善谋善成戮力拼。发扬钉钉子精神。对未落实就业的学生,一对一精准服务一抓到底、不胜不休。在访企拓岗方面,发扬千山万水、千言万语、千方百计、千辛万苦的“四千”精神,努力扩大朋友圈、扩增好岗位。力戒形式主义。追求实实在在的真就业、毕业生内心向往的好岗位,特别是就业指导、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,实打实地加大个性化指导,注重以点带面、同辈互动,不做“盆景”、不玩“花活”。多做打基础、顾长远的事。在人才培养改革、就业氛围营造、就业市场建设等方面,学校保持历史耐心,不管风吹浪打、外部环境怎么变化,始终不渝地坚持干下去。
(七)比晒亮考督促拼。坚持每月通报就业数据、分析就业形势,不因就业数字而乱阵脚。坚持双月举办就业工作技能拉练活动,通过拉练比学赶超,形成抓就业的强大气场。坚持每周进行精准化就业调度,对每项数据科学分析。时刻关注精准帮扶学生状态,帮助解决各类问题。强化年度考核,考核结果与党政主职履职尽责、目标管理、评优比例、绩效奖励“四个挂钩”。
报道连接:http://m.hbtv.com.cn/p/2232358.html